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從億載金城沿安平漁港海濱步行到台南運河出口的安平港觀光遊輪碼頭, 已經是中午時分, 這時肚子已經開始不斷作響, 便打算趕往安億橋那裡午餐。沿安億路走了一會, 突然看見街道對面有一間好像茅屋的建築物, 屋旁放置了色彩豔麗的繪畫和圖案。這時才想起這裡應該就是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差點兒忘記了這景點。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匆匆掉頭走回路口, 沿斑馬線走到對面。札哈木原住民公園的入口處豎立了一排台灣各原住民的圖板, 色彩豔麗, 造型可愛。其實我們除了對阿美族、鄒族和太魯閣族有少許認識外, 其他台灣的原住民只是略知一二。

台灣原住民族

台灣原住民族, 即是最早生活在台灣的族群。

以往台灣原住民族一般被認為只有十四族 – 阿美族、鄒族、太魯閣族、卑南族、魯凱族、邵族、布農族、泰雅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排灣族、賽夏族、達悟族和噶瑪蘭族。

而「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兩族以往雖被學界歸類為鄒族,其實兩族與鄒族語言不通、祭儀不同。多年來不斷的陳情抗議,經原民會委託學界研究後,認為兩族可各自成為一族, 最後並認定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五及第十六族。

所以, 台灣原住民族現在共有十四族。

根據原民會統計,目前全台灣原住民人數約54萬人,阿美族20萬人最多,排灣族10萬。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走進札哈木原住民公園。左邊是「台南原住民文化會館」。會館外牆的圖案已經令人感受到濃烈的原住民色彩。

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在古時, 府城安平是鄒族人的活動範圍, 而”鄒語”稱府城為『札哈木』。2002年,『鄒族』回到台南尋根, 為了族群的和諧, 便設置了面積廣達5223平方公尺的主題文化園區 – 「札哈木原住民公園」與公園旁的「原住民文化會館」。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哈木原住民公園的前方有一間茅屋, 設計和釜山金海市鳳凰洞遺蹟加耶村莊的茅屋幾乎一樣。此茅屋 -稱為 KUBA「庫巴」 – 是鄒族傳統部落社會的中心, 也是鄒族文化信仰中心。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聽說「庫巴」是禁止入內的, 就在樓梯和外面拍照吧。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高高豔麗的圖騰木雕柱子。這圖騰柱在世界各地都有, 不禁令我聯想起遠古時代, 很多民族是否原是一家? 其後因種種原因遷徙到世界各地。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散發出濃厚原住民族氣息的色彩鮮豔圖騰木雕。原住民相信生命起源於某種動植物、無生物或自然現象, 也就是他們的祖先。因此原住民將動植物或自然現象轉化為圖騰, 而這些圖騰是具有保護部落的功用。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原住民文化會館內所有裝飾和設施, 充滿藝術氣紛, 處處都有新發現。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色彩鮮豔和簡單的幾何圖形是圖騰的最特色。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呈現原住民族氣息和藝術圖案的外牆。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台南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參觀完充滿民族色彩的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是時候步行往安億橋, 並在那一帶午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